走线架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bob最新版下载地址    发布时间:2024-02-22 08:26:47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们党历来格外的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明白准确地提出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要求并进行战略部署。习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论述是习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建设农业强国、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指南。

  在新发展阶段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是建立在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基础之上的。政治勇气,就是能洞察和直面中国和全球面临的现实困难,勇于探索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道路。政治智慧,就是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用于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我国已经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要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不能离开农业发展。习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是多维度的而不是单维度的,不仅包括农业的现代化,还包括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就物质生活尤其是最基本的食物而言,没有稳定安全的农产品供给,不仅农业从业者没办法生存,非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城市居民也没办法生存。习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口规模巨大,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任何一个时间里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而且,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和品种多样化的需求持续提高。只有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才能不断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只有农业强,农产品供给有保障,物价稳定、人心安定,经济大局才能稳住。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强调:“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就农民而言,除了要靠农业劳动解决吃饭问题外,还要依靠农业劳动得来的收入交换其他自己不能生产的物质产品,并用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随着劳动分工日益专业化,农民直接生产的产品品种类型慢慢的变少,需要交换的产品和服务慢慢的变多。因此,提升农民收入的意义,不仅关乎农产品供给稳定安全问题,还关乎农民生活问题、关乎农村发展问题。

  农业强国建设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干好的大事。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建设农业强国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引领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发展,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建设农业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愈加坚实。各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2年更是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达到13731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6.1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筑牢粮食安全屏障的同时,我国农产品质量建设也得到明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慢慢的变多的绿色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二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33项过渡期衔接政策出台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全面建立,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继续倾斜支持,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通过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比2012年增长10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比2012年增长139.9%,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三是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我国坚持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推动农业发展由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目前,已组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成80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高至2022年的62.4%,取得了节水抗旱小麦、超级稻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虽然我国农业就业人员从2012年的25773万人下降至2021年的17072万人,但第一产业增加值从52377亿元增加至83086亿元。

  四是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在《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出的336项改革举措中,有几十项直接和“三农”有关。《中国农村工作条例》颁布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法全方面实施,建立起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其中,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垦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全面铺开,探索形成了一批成熟定型、管根本利长远的制度成果,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全面激发。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具备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门槛,但还不是农业强国。正如习指出的,“现在,农业农村仍然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短板”。要保持目前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仍面临基础不牢、动能不足等问题。

  在全球地理政治学冲突日益加剧、世界经济复苏仍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建设农业强国还面临很多挑战。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前看,还剩下不到30年时间,农业强国建设的紧迫性凸显,必须加快步伐,抓紧破解“三农”困境。

  一是要抓紧破解农业困境。从农业自身发展来看,尚面临两大困境。一是与非农部门相比,农业部门劳动力持续流出,农业竞争力不足。最明显的是,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国内劳动力总量的比例为25%,但产出却只占GDP的6%。相比之下,农业劳动生产率严重低于非农产业。农业生产效率低有多种原因,除了市场机制不能全面反映农产品真实价值之外,还包括生产者自身能力不够、生产工具落后、劳动对象局限和科技支撑不足等。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劳动力会自发流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从这个方面而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现状,可能会继续催生劳动力外流,从而加剧农业困境。二是国际竞争力不足。在全球市场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其核心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与世界农业强国相比仍然较低,长远看将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当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但由于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小农户在采用新技术时往往受到制约,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此外,西方发达国家垄断国际农产品定价权和质量标准体系,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品牌溢价。由于诸多因素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旦出现全球市场封锁,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将面临严峻考验。

  二是要抓紧摆脱农民困境。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劳动是其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伴随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增速持续超过城镇居民收入,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相关数据显示,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增长缓慢,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持续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业收入增长困难,会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加剧农业困境。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发达经济体人口总量约10亿人,其中农村人口约1.5亿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农业问题相对容易。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按照农村常住人口的口径来算,约有5亿农民,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既紧迫又艰难。

  三是要抓紧走出农村困境。农村是亿万农民的家园,是其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在我国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和城镇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快速增长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快速发展的工业和服务业主要聚集在城市周围,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供给也更加充足。而农村却存在人口减少、资源要素外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公共产品相对短缺等问题。目前来看,尽管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已有显著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年轻劳动力离开农村奔向城市,为城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弱化了农村自身发展能力。

  党中央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受制于人均资源不足、底子薄、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三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习强调,“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

  中国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百余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史上的奇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农业不仅是现代化的基础支撑,更关系到现代化的质量成色。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农业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

  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战略全局作出的决策部署,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脉相承。我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要具备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也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国际上农业强国普遍具备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等共同特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农业生产中的资本要素和科技要素投入,推进集约化内涵式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数字化水平,改变劳动生产率偏低的现状,推动农业由大向强的转变。同时,还要从我国国情农情出发,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吸取国外农业发展曾经出现过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深刻教训,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将伴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习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是对农业强国建设重要性的生动阐述;“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广大农民自信自强、振奋昂扬,精神力量充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农民全面发展、过上更加富裕更加美好的生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建设农业强国,也是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贡献中国力量”,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新征程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我们要以习经济思想为指导,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奋斗目标,全面系统把握农业强国内涵,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一定要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上一篇:中国通号参建兰新铁路精阿增建二线顺利开通运营   
下一篇:坚持知信行统一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